《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459270.X (22)申请日 2019.12.31 (73)专利权人 扬州希德电气有限公司 地址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柳堡镇 工业集中区艳阳大道 (72)发明人 周军 (51)Int.Cl. H05B 3/06(2006.01) H05B 3/14(2006.01) H05B 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 器, 包括支撑机构和连接机构, 支撑机构由一个 底座。
2、、 两个支撑板和两个旋转体组成, 连接机构 设置在两个旋转体之间, 连接机构由一个发热箱 体、 两个连接块、 两个旋转轴和一个限位盘组成, 发热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接头。 本实用新型 通过转动螺纹杆能够使两个夹板相互靠近, 通过 夹板带动锁定块与限位盘接触并对限位盘进行 夹紧, 从而能够对限位盘的位置进行锁定, 进而 能够对发热箱体的位置进行固定, 从而防止使用 过程中限位盘的位置发生偏移, 当该种碳纤维远 红外加热器放置在地面上时连接杆推动防护杆 的右端上升, 根据杠杆原理, 防护杆的左端下降 并对常开式按钮开关进行按压, 从而使电路导 通。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
3、12381413 U 2021.01.19 CN 212381413 U 1.一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支撑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由一个底座 (1) 、 两个支撑板 (2) 和两个旋转体 (3) 组成; 连接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两个旋转体 (3) 之间, 所述连接机构由一个发热箱体 (4) 、 两个连接块 (5) 、 两个旋转轴 (6) 和一个限位盘 (9) 组成, 所述发热箱体 (4) 的内部设置 有若干个接头 (7) , 若干个所述接头 (7) 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碳纤维远红外发热管 (8) ; 锁定机构, 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限位盘 (9) 的下方, 所述锁定机构由。
4、一个支撑框 (10) 、 一个螺纹杆 (11) 、 两个夹板 (12) 、 若干个锁定块 (13) 和一个限位杆 (14) 组成, 所述限位杆 (14) 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 (10) 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杆 (14) 的外表面与两个夹板 (12) 的内壁穿插连接; 防护机构和位于防护机构右侧的控制器 (20) , 所述防护机构和控制器 (20) 均安装在底 座 (1) 的顶部, 所述防护机构由支撑座 (15) 、 防护杆 (16) 、 常开式按钮开关 (17) 、 连接杆 (18) 和弹簧 (19) 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支撑。
5、板 (2) 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 (1) 顶部的两侧, 两个所述旋转体 (3) 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板 (2) 的顶部, 所述底座 (1) 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连接块 (5) 分别固定安装在发热箱体 (4) 的两侧, 两个所述旋转轴 (6) 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块 (5) 相互 远离的一面上, 其中一个所述旋转轴 (6) 的左端与其中一个旋转体 (3) 相连, 另一个所述旋 转轴 (6) 的右端贯穿另一个旋转体 (3) 且与限位盘 (9) 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6、, 所述支撑框 (10) 固定 安装在其中一个支撑板 (2) 的右侧面, 所述螺纹杆 (11) 的左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框 (10) 左侧 的内壁相连, 所述螺纹杆 (11) 的右端贯穿支撑框 (10) 并延伸至支撑框 (10) 的右侧面且固定 连接有手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杆 (11) 分为 两部分, 所述螺纹杆 (11) 两部分螺纹的旋向相反, 两个所述夹板 (12) 均螺纹连接在螺纹杆 (11) 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若干个所述锁定块 (13) 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夹板 (12) 相互。
7、靠近的一面上, 两个所述夹板 (12) 分别位于限位盘 (9) 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 (15) 的底 部与底座 (1) 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防护杆 (16) 的中部与支撑座 (15) 铰接, 所述常开式按钮 开关 (17) 安装在底座 (1) 的顶部, 所述常开式按钮开关 (17) 位于防护杆 (16) 左侧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杆 (16) 底部 的右侧与连接杆 (18) 的顶端铰接, 所述连接杆 (18) 的底端贯穿底座 (1) 并延伸至底座 (1) 顶 端的外部,。
8、 所述弹簧 (19) 设置在连接杆 (18) 的外表面, 所述弹簧 (19) 的顶端与底座 (1) 固定 连接, 所述弹簧 (19) 的底端与连接杆 (18) 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381413 U 2 一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器, 具体为一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 背景技术 0002 喷漆房为各类金属或者非金属机械产品、 汽车、 家电、 家具等产品的表面防腐提供 良好的操作环境, 但由于在喷漆房内的室内空气不流动, 所以湿度大, 油漆涂饰和固化过程 中因湿度过大就会引起表面返白等质量缺陷。 0003 针对上述问题, 现公开。
9、号CN201620168599.4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 该 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通过控制器来使得发热箱体旋转, 使其朝向需要加热的位置, 加快 烘干速率, 减少能耗, 但该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虽然能够调整发热箱体的朝向, 但调整朝向 之后缺乏相应的锁定机构, 从而导致发热箱体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偏移。 因此我们对此做出 改进, 提出一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 包括: 0006 支撑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由一个底座、 两个支撑板和两个旋转体组成; 0007 连接机构, 。
10、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两个旋转体之间, 所述连接机构由一个发热箱体、 两个连接块、 两个旋转轴和一个限位盘组成, 所述发热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接头, 若干 个所述接头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碳纤维远红外发热管; 0008 锁定机构, 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限位盘的下方, 所述锁定机构由一个支撑框、 一个 螺纹杆、 两个夹板、 若干个锁定块和一个限位杆组成, 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两侧 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与两个夹板的内壁穿插连接; 0009 防护机构和位于防护机构右侧的控制器, 所述防护机构和控制器均安装在底座的 顶部, 所述防护机构由支撑座、 防护杆、 常开式按钮开关、 连接杆和弹。
11、簧组成。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 的两侧, 两个所述旋转体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板的顶部, 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 安装有防滑垫块。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固定安装在发热箱体 的两侧, 两个所述旋转轴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块相互远离的一面上, 其中一个所述旋转轴 的左端与其中一个旋转体相连, 另一个所述旋转轴的右端贯穿另一个旋转体且与限位盘固 定连接。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支撑框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支撑板的 右侧面, 所述螺纹杆的左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框左侧的内壁相连, 。
12、所述螺纹杆的右端贯穿支 撑框并延伸至支撑框的右侧面且固定连接有手轮。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螺纹杆分为两部分, 所述螺纹杆两部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2381413 U 3 分螺纹的旋向相反, 两个所述夹板均螺纹连接在螺纹杆的外表面。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若干个所述锁定块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夹 板相互靠近的一面上, 两个所述夹板分别位于限位盘的两侧。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 接, 所述防护杆的中部与支撑座铰接, 所述常开式按钮开关安装在底座的顶部, 所述常开式 按钮开关位于。
13、防护杆左侧的下方。 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防护杆底部的右侧与连接杆的顶端铰 接, 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顶端的外部, 所述弹簧设置在连接杆的外表 面, 所述弹簧的顶端与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的底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00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 通过转动螺纹杆能够使两 个夹板相互靠近, 通过夹板带动锁定块与限位盘接触并对限位盘进行夹紧, 从而能够对限 位盘的位置进行锁定, 进而能够对发热箱体的位置进行固定, 从而防止使用过程中限位盘 的位置发生偏移, 当该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放置在地面上时连接杆推动防护杆的右端上 升,。
14、 根据杠杆原理, 防护杆的左端下降并对常开式按钮开关进行按压, 从而使电路导通, 若 在使用过程中该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倒落, 弹簧推动连接杆下降, 此时防护杆与常开式 按钮开关分离, 从而使电路断开, 进而提高该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远红。
15、外加热器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 1、 底座; 2、 支撑板; 3、 旋转体; 4、 发热箱体; 5、 连接块; 6、 旋转轴; 7、 接头; 8、 碳纤维远红外发热管; 9、 限位盘; 10、 支撑框; 11、 螺纹杆; 12、 夹板; 13、 锁定块; 14、 限位杆; 15、 支撑座; 16、 防护杆; 17、 常开式按钮开关; 18、 连接杆; 19、 弹簧; 20、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4 实施例: 如图1、 。
16、图2和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 包括: 0025 支撑机构, 支撑机构由一个底座1、 两个支撑板2和两个旋转体3组成; 0026 连接机构, 连接机构设置在两个旋转体3之间, 连接机构由一个发热箱体4、 两个连 接块5、 两个旋转轴6和一个限位盘9组成, 发热箱体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接头7, 若干个接 头7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碳纤维远红外发热管8; 0027 锁定机构, 锁定机构设置在限位盘9的下方, 锁定机构由一个支撑框10、 一个螺纹 杆11、 两个夹板12、 若干个锁定块13和一个限位杆14组成, 限位杆14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10 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 限位杆14的外。
17、表面与两个夹板12的内壁穿插连接; 0028 防护机构和位于防护机构右侧的控制器20, 防护机构和控制器20均安装在底座1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2381413 U 4 的顶部, 防护机构由支撑座15、 防护杆16、 常开式按钮开关17、 连接杆18和弹簧19组成, 若干 个碳纤维远红外发热管8分别与若干个接头7电性连接, 若干个接头7均与控制器20电性连 接, 控制器20与常开式按钮开关17电性连接, 常开式按钮开关17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0029 其中, 两个支撑板2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部的两侧, 两个旋转体3分别固定安装 在两个支撑板2的顶部, 底座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
18、有防滑垫块, 通过设置防滑垫块能够 提高底座1放置在地面上时的稳定性, 进而提高该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的安全性。 0030 其中, 两个连接块5分别固定安装在发热箱体4的两侧, 两个旋转轴6分别设置在两 个连接块5相互远离的一面上, 其中一个旋转轴6的左端与其中一个旋转体3相连, 另一个旋 转轴6的右端贯穿另一个旋转体3且与限位盘9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连接块5和旋转轴6能够 将发热箱体4和支撑板2连接在一起, 从而使支撑板2能够对发热箱体4起到支撑作用。 0031 其中, 支撑框10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支撑板2的右侧面, 螺纹杆11的左端通过轴承 与支撑框10左侧的内壁相连, 螺纹杆11的右端贯穿。
19、支撑框10并延伸至支撑框10的右侧面且 固定连接有手轮, 通过转动螺纹杆11能够使两个夹板12相互靠近, 通过夹板12带动锁定块 13与限位盘9接触并对限位盘9进行夹紧, 从而能够对限位盘9的位置进行锁定, 进而能够对 发热箱体4的位置进行固定, 从而防止使用过程中限位盘9的位置发生偏移。 0032 其中, 螺纹杆11分为两部分, 螺纹杆11两部分螺纹的旋向相反, 两个夹板12均螺纹 连接在螺纹杆11的外表面, 通过螺纹杆11两部分旋向相反的螺纹设计能够使螺纹杆11转动 时, 两个夹板12相互靠近或者相远离。 0033 其中, 若干个锁定块13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夹板12相互靠近的一面上, 两个。
20、夹板 12分别位于限位盘9的两侧, 通过设置锁定块13能够提高夹板12对限位盘9进行夹紧时的稳 定性, 进而提高夹板12和锁定块13对限位盘9的固定效果。 0034 其中, 支撑座15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 防护杆16的中部与支撑座15铰 接, 常开式按钮开关17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 常开式按钮开关17位于防护杆16左侧的下方, 当该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放置在地面上时连接杆18推动防护杆16的右端上升, 根据杠杆 原理, 防护杆16的左端下降并对常开式按钮开关17进行按压, 从而使电路导通。 0035 其中, 防护杆16底部的右侧与连接杆18的顶端铰接, 连接杆18的底端贯穿底座1并 。
21、延伸至底座1顶端的外部, 弹簧19设置在连接杆18的外表面, 弹簧19的顶端与底座1固定连 接, 弹簧19的底端与连接杆18固定连接, 若在使用过程中该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倒落, 弹 簧19推动连接杆18下降, 此时防护杆16与常开式按钮开关17分离, 从而使电路断开, 进而提 高该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使用时的安全性。 0036 工作时, 首先将该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放置在地面上, 此时连接杆18推动防护 杆16的右端上升, 根据杠杆原理, 防护杆16的左端下降并对常开式按钮开关17进行按压, 从 而使电路导通, 然后转动螺纹杆11使两个夹板12与限位盘9分离, 然后转动发热箱体4并调 整好发。
22、热箱体4的朝向, 调整好之后, 转动螺纹杆11能够使两个夹板12相互靠近, 通过夹板 12带动锁定块13与限位盘9接触并对限位盘9进行夹紧, 从而能够对限位盘9的位置进行锁 定, 进而能够对发热箱体4的位置进行固定, 从而防止使用过程中限位盘9的位置发生偏移, 然后接通该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的外接电源使碳纤维远红外发热管8通电发热, 并对需 要加热的位置进行加热, 从而加快物体的烘干效率, 在使用过程中该种碳纤维远红外加热 器倒落, 弹簧19推动连接杆18下降, 此时防护杆16与常开式按钮开关17分离, 从而使电路断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2381413 U 5 开, 进而提高该种。
23、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器使用时的安全性。 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竖直” 、“上” 、“下” 、“水平” 等指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 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 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设 置” 、“安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24、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 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 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9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2381413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2381413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2381413 U 8 。